跳到主要內容

關於她和那棟隱身於市的房子



photo/words/p

「喂,我是xx,新年快樂!好久不見,還記得我嗎?」
「不記得了,現在腦袋不好,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
「那下次回家再去妳家拜訪,讓妳瞧瞧,好嗎?」
............


那通電話,因為她身體不適,沒聊幾句就結束,但也足夠讓我了解她的近況了。拖著略為沉重的腳步回房,想起跟她相處的點滴。

她是日本人,20多歲認識去日本留學的臺灣人,相識相知相惜,婚後幾年也漂洋過海成為臺灣媳婦,我認識她的時候,她住在臺灣的時間已遠遠超過在日本長大成人的日子了。她是我的日本語先生(即老師),爽朗親切,滿頭白髮還是活力十足,問她哪裡人,她會說他是臺灣人,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清美。

她是媽媽在國畫班的同學,媽媽見我那段時間對日本偶像瘋迷,就問我要不要學日文,那年我10歲,正所謂小三的年紀,在學會KK音標之前,就去學「あいうえお(阿伊屋欸喔)」了。

還記得第一次到她家,媽媽帶我走過一條餐館旁的小巷,當時心想「到底要去什麼地方?這麼隱密。」走到底才看見一棟隱身於市的房子,不知道為什麼,就想起宮崎駿電影裡的那些日式洋房,有花圃,有狗屋,一進門是玄關,然後客廳、書房井然有序,夜半看見會嚇到的般若面具就掛在牆上,食堂跟廚房中間有送餐檯,實物就擺在眼前,對小三的小女孩來說,是美好的文化衝擊。

我最喜歡日文課的休息時間,一開始是先生泡抹茶或紅茶,並備茶點一起享用,後來熟悉後,我就自己動手準備兩人點心時光。日劇、動漫裡常見的「頂きます(我開動了)」以及「ご馳走様までした(多謝款待)」這時候最流利了。她總說學語言就是要用在生活裡,所以也會要求我回家要跟家人說,到現在還是習慣睡前跟他們說聲「お休みなさい(晚安)」。

這次回家去她家拜訪,還好,她還記得我跟媽媽,只是おじいさん(我稱呼她的丈夫為爺爺)說:「她現在說過的事馬上忘記,很快又會重複同樣的問題。」我向おじいさん笑了笑點點頭,嗯,我知道的,沒關係。

「結婚了嗎?」
「還沒,都沒有男朋友呢~」
「妳現在在哪裡?」
「我在臺南呀~」
「那媽媽不就一個人在家?」
「還有爸爸跟妹妹都住一起呢~我才是一個人,哈哈。」
「我要拿筆跟紙寫下你們今天來的時間跟日期,才不會忘記。」

這些對話大概每隔幾分鐘就會重新排列組合再度出現,但我看著她一次次重新來過的表情,我也用同樣的語調再回覆一次,甚至是越來越開心的語氣在聊天,我知道如果我是開心的,她也會是開心的。

おじいさん年前才開刀動了大手術,他總說:「已經面臨死亡兩次都沒死成,這次如果真走了也好,老了病了拖著也累。」這時先生就會說:「他都這樣說,他死了覺得很好,但我不好阿!」おじいさん今年已經98歲,先生也92歲了,看著他們互相扶持超過一甲子的人生,從他脾氣暴躁面對病痛,她自暴自棄說全身都差不多壞了,到他淡然看待死亡,而她說起自己現況燦爛地笑著:「現在要說很好,92歲還能活著很好很好。」

以前她會拖著菜籃上菜市場買菜,她說她現在都不敢出門,怕回不了家。聽媽媽說她曾提起自己剛到臺灣,人生地不熟,想哭會去電影院裡哭,那裡昏暗,這樣就沒有人會看到,她大概是我們那裡最資深的外籍新娘了。

看見他們兩位還好好的生活在那棟房子裡,本当に良かった。

fb粉絲專頁:林氏拍逗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