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觀劇心得】貓的孩子,這單元搭配原著服用畫面更完整!



再次強調,這些,都不是好看的故事。
 
吳曉樂在受訪時說:「有人批評我妖魔化母親的形象,覺得我大驚小怪,聽了我很不快樂。但是當讀者跟我分享他痛苦的情緒,我也覺得很難過;因為當愈來愈多人都透過書得到共鳴,就表示有很多人經歷過那樣的痛苦,總之不管得到什麼評語我都不會感到開心。」
 
我曾經信誓旦旦說著絕對不當老師,結果現在遇到教育的問題老是憤慨不已,也真的當了老師,雖然不是在學校教書,終歸還是林老師。人生,話不要說太快,莫非定律會代替吸引力法則找上你,不過其實兩者是一樣的。

以下有雷。
 
「PR八十三,這成績並不糟糕,已是中上偏好了。
 眼鏡仔卻為了這分數,道歉了兩次。
 他明明沒有對不起誰。」
原著用短短三行字,描述了男孩說出口好像迴音繚繞的歉意,而這一切都是未達成家長的期望。他沒有不好,只是還不夠好,這導致了越來越卑微的渺小自我,直到沒有了自我。
 
劇本改編把小圓媽的形象塑造的更加立體,交給鍾欣凌演繹這個角色太合適了!瘋狂食物鏈裡弱弱相殘,母親、孩子、家教老師三者互相傷害,在小說裡面很清楚可以看見,母親是相對較強勢的一方,她的背後還有一個最高層的存在,那個來匆匆去匆匆的父親,找這演員找對了,那副嘴臉有夠欠砍。劇本強化了小圓媽動輒打罵鍾國衍的行為動機,因為先生的家族裡,到了兒子這代國字輩人才濟濟,每個都在「愛的撐下去」驅策下真的撐下去,簡直邪教施咒的場面,實在令人噁心。曉樂沒有撐下去,她背棄了與眼鏡仔的諾言,戲裡的姍姍也是(曉樂的FB名稱就是吳珊珊)。
 
我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撐下去,用「撐」這個字不就表示情況趨近無法負荷了嗎?
 
隨著天花板崩壞,心裡的強烈認知崩壞,兒子也漸漸崩壞,建構出不存在的平行世界,在裡面為所欲為。看著小圓媽狂吞扒飯,正常地吃,用力地吃,一切彷彿還可以。阿衍唯唯諾諾,用自己的努力盡量迎合爸媽的期待值,只要可以讓成績進步,殺貓虐貓也無所謂。
 
前端一直給我很癲狂的搖擺不適,完全不平衡的狀態,觀看的時候一直處在一種看戲就好,把這當成戲來看就好的刻意抽離心態。直到阿衍對著小圓媽吼出:「你不愛我!」才平衡了所有感官,劉修甫代替眼鏡仔或是看著眼鏡仔故事的讀者喊出心聲:「你們看不到我有多努力,想要變成你們想要的樣子,憑什麼你們都只看到你們自己想看到的!」
 
「貓的孩子不用讀書,只需要好好地吃,安穩地睡。貓咪長大了,也沒有人舉辦考試,給每一隻貓測量PR值,檢驗牠們的程度。所以,小圓媽可以這麼溫柔地疼愛一群和她沒有血緣、不曾懷胎十月生下的小傢伙。」
 
搭配上段原著文字,可以加強理解故事尾端迅速轉換的原因,藉由貓的誕生讓小圓媽意識到國衍也只是經由她而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她可以疼愛貓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要有條件地給予關愛呢?有條件的愛,就像先生那樣,有條件地對自己好,得要孩子成績好,得要天花板不添亂,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才能讓人喜愛,讓先生喜愛,讓小姑滿意,讓公公歡喜。回過頭來發現兒子也和自己一樣,被有條件地對待。這結局或許轉得很生硬,但在有限的時間裡要濃縮一個孩子以及一位母親多年來的情緒,不太容易,所以我才說搭配原著能讓畫面更完整。
 
「我們可不可以先學會一件事,不要一直說對不起。」戲裡的小圓媽一直在對不起,小說的眼鏡仔也為不必道歉而道歉,這句話和解了掐脖子和動輒打罵,聽說這是五個單元唯一的好結局,果然,不是什麼看了心情會好的故事。
 
我真的覺得王渝屏好會表演,瘋癲卻不尷尬,特別讚嘆一下。
 
最後說一下時間又到晚上九點了,再來是「茉莉的最後一天」。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貓的孩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