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的父母教會我:「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再不吐一吐真的會胸悶淤血內傷而死,這個社會真的病入膏肓!有很多牽一髮動全身的根基問題都搖搖晃晃的,難怪會養出一堆社會案件,怪誰?把腦子撬開攪一攪就沒問題了嗎?算了吧!


  從小到大,我沒有踏入過所謂「安親班」,我的作業都是每天回家自己完成的,沒完成就是只能乖乖被老師罵而已,父母不管我的成績,他們只告訴我盡力就好,成績高低無所謂,只不過我國小階段成績從來也沒差到上不了檯面,常跟班上幾位優秀的同學爭前三名。如果你以為他們不在乎是因為成績單上分數都很好看,那麼接下來的過程才是重點。上了國中課業開始明顯加重,英文對我來說是溝通用的,很輕鬆就能上手,滿分是家常便飯,其他科目就不一定了,國文只要遇到文言文就苦手,直到發現文字的起源也是為了溝通用的,才開始產生興趣。至於數學、理化、歷史、地理這些主要科目,則時好時壞,有興趣時就好,沒興趣時就糟到慘兮兮,但爸媽他們還是沒說什麼。

  上了高中更是拿到人生第一個鴨蛋,隱約記得是數學微積分的平時考,因為沒參加暑輔沒跟上進度,從此數學一落千丈,跟低分結下不解之緣(?)他們到這時候依舊沒說什麼,只關心我是不是適應了新學校的生活,要我早點休息,隔天還要早起上學。而我,從那時候就覺得只要以後買東西算錢不會被騙,或是賣東西找錢不會出錯就好,因而不去計較那些對我來說是芝麻蒜皮的小事。到了大學,微積分和化學被當,我一直忿忿不平,覺得這些東西到底跟我以後的生活能扯上什麼關係,我不當物理學家,我也不當數學家,更不想當化學家,我短暫的生命到底為什麼要因為這些傢伙而浪費時間!而這時,聽到我重修消息的媽媽也還是沒說什麼,爸爸只是維持他一貫的態度,在電話裡簡潔地告訴外地求學的我:「要乖乖的哦!」    

  那時我才曉得,每次寄成績單回家的時候我都一派輕鬆,這不是一種常態;每次同學下課趕忙去補習、去安親班、去學才藝,我卻可以回家睡午覺,休息完到附近小河溝玩耍,有時間還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日語、英語,我的父母讓我學會作業寫到八九點是我自己的事,沒睡飽隔天就知道要早點完成了,想學的事情要堅持到底,培養興趣,也培養我們的責任心。他們在乎的從來就不是紙上的成績,而是我們腦子裡裝的東西有沒有長進,所謂的長進是指對事物的看法,以及有沒有與人應對進退的能力,我跟妹妹很少被打,有幾次被爸爸用衣架打,現在想起來好像沒有過是因為成績而被賞一頓的,都是因為我們頂嘴或是對長輩不禮貌,不管這是不是被美化過的記憶,至少我覺得我從來沒有因為考糟了而被「家暴」過。

  高中時為了一個很可笑的理由轉學,那時學校規定無法當天通勤的學生必須住宿,而我不想被統一管理,就在爸媽的允許之下獨自在外租屋,有一次同學不小心在教官面前脫口而出這個不能讓高層知道的秘密,為了堅持不被統一管理的個人原則,就轉學了。那時候第一次清楚感受到我跟這個主流社會有些格格不入,還曾經跟家人提出要在家自學,靠自己讀書考上大學,媽媽只告訴我至少在正統學校讀到大學畢業,拿到這幾張文憑就好。現在想想她簡直先知,假如真的讓我靠自己的話,一定會屈服在怠惰的無盡深淵裡,但我覺得如果再多說幾次或許我還是能成功自學,而她也絕對會在旁陪伴。

  我到20幾歲才曉得,那些年父母對成績的不在乎,其實都是在陪著我們長大的過程,考好是應該的,沒有獎勵,考不好就捫心自問,對得起自己就沒關係,這些都是身為父母對孩子的信任,讓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分數而懷疑過自己,給予我們十足的空間讓我們自由發展。他們不會為了我們考差而傷心,但會因為我們假日不想一起出門旅遊而難過,那是陪伴我們見識這個世界的成長機會,我卻好幾次因為想玩電腦、想跟同學出去玩(這時候就是普通的孩子了)而跟他們鬧脾氣,這些都是我20幾歲才忽然驚醒領悟到的「爸媽的堅持」。

  我的父母不是什麼偉大的教育家,但他們從來沒有在耐心陪伴孩子的責任裡缺席。我還記得有一回家裡發生火災,是因為我而引起的,那時晚上妹妹跟我的房裡有點精油燈睡覺的習慣,我還拿精油燈當煮火鍋在玩扮家家酒,隔天忘記熄滅燭火就去上學,課間媽媽到學校通知我家裡燒起來了,聽到瞬間馬上知道是自己的錯,驚慌失措很怕被罵被打,回到家看見自己的房間黑了一塊又滿目瘡痍,馬上眼淚飆出來崩潰大哭,獎盃獎狀累積好多的回憶都付之一炬。我相信有很多父母會馬上抓起棍子用鐵的紀律教訓孩子,讓孩子透過疼痛來記憶,我的爸媽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我現在想想他們一定也很無奈,好好的房子黑了一塊,但媽媽只是耐心地告訴我讓我知道:「妳的獎盃獎狀,還有以前的照片,和妳很珍貴的東西就這樣燒到不見了,我相信妳會自己記住這感覺,下次要更小心才行。」我想忘都不行,因為房間維持黑一塊有好幾個月,爸爸沒有馬上粉刷,他要讓我每次進到房間都會想起自己犯下的疏忽。整個事件都沒有被打被罵,因為他們知道我已經在反省了,不用再多此一舉造成不必要的陰影,他們總是用耐心在陪著我們「一起長大」。

  我很感謝他們堅持用「陪伴」來教育我們,讓我們健全的發展、成長、茁壯。

  責任感是需要多次撞牆才能真的學會的基本工具,我還記得小時候一年級新生剛入學,忘東忘西這天這個沒帶,那天又別的落掉,常打電話回家請老媽當快遞,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就不再做快遞幫我收拾爛攤子,她告訴我沒帶的東西要自己想辦法,如果是課本就跟同學一起看,如果是鉛筆盒或彩繪用具就跟同學借,反正她橫豎是鐵下心來不幫忙了(除了後來升上高年級,有一次雨天滑倒裙子後面沾滿泥巴,不得已必須送裙子過來換那次之外),這也養成我睡前收書包會確認有沒有東西忘記放進去的習慣,因為我知道沒帶任何一樣,都是我自己的問題。


  我看見很多家長以疼愛子女為由,凡事都幫孩子打點好,但是真的,以疼愛為出發點往往最後會害得孩子無法學會為自己負責,「反正我東西沒帶家人會幫我」、「唉唷~之前他們都有幫我送來呀,沒關係啦」、「就算不見了再買就有了!」養成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失去珍惜自己物品的那份貴重的感覺,久了就真的沒有感,連感謝都不會有,反正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麼理所當然。這樣一來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放手讓他踢到鐵板的窘境能帶給他多少收穫,學習面對多少不同的狀況,用自己的腦袋來解決棘手的難題,都是養成日後面對問題的一種訓練。

  說到這裡想起我們家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教育方式,這好像變成爸媽他們的默契一樣,每次姐妹倆只要遇到問題,我們自己沒辦法馬上找到解決方式的時候,會先找媽媽,媽媽會告訴我們去問爸爸,爸爸會跟我們說去問媽媽,乍看之下很不負責任,把問題推給別人就算了。但我們倆直到後來長大離家求學,有次閒聊討論出這種教育模式真正的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每次遇到問題最後的解決方式都是我們自己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他們只是一直很有耐心等待我們自己思考出問題的答案,偶爾透露一點小提示,從來也不點破。我相信有很多父母常會把「我們吃過的鹽比你們吃過的飯還要多!」那套道理搬出來,直接提供解決問題的捷徑,但我也好奇這樣是不是真的能讓孩子少走冤枉路?以後他必須獨自面對社會生活的時候還有幫忙想解決辦法的人在旁邊嗎?我只知道我們家親愛的爸媽,總是陪著我們碰壁,一次又一次,在一旁守候,當我們受挫、傷心需要父母懷抱的時候,他們一定都在!

  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或以疼愛為由,凡事幫孩子做到好、想到好的解決方式,沒讓他們試過,怎麼知道孩子們不會?他們就像白紙一樣,需要探索、學習這個世界的所有運作方式,耐心引導所有如白紙般純粹的他們,真的太重要了。慶幸我有一對願意放手讓我大膽接觸世界的爸媽,很多人生重大轉折都是我自己決定的,他們讓我嘗試,同時也讓我知道:「難過、沮喪、失去信心的時候,還有我們在,有我們陪妳。」

  現在放眼望去,很多孩子下課後都到安親班報到,安親本來的用意是為了讓在家太放鬆,無法督促自己完成課業的孩子完成學校功課,但後來卻變本加厲被扣上很多附加條件。安親班老師盯著完成學校作業,再分派作業盯出考試成績。我很想告訴這些送孩子到安親班又很在乎成績的家長,你不曉得錯過多少跟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以前我們會說家課,「家課」,是父母跟孩子在家共同學習,增進親子情感的一種工具。但現在隨著雙薪家庭漸漸普及,回到家就沒力氣再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父母太多了,轉而把壓力施加在安親班老師身上,考試成績不好,很少有人會質疑學校老師是否教得有問題,而是直接越過應該產生責任感的孩子去怪罪安親老師,這樣的教育只會讓孩子學習到成績不是我的,但我考好卻是需要獎勵的。什麼神邏輯!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信心常常是有問題的,對自己的吹噓都只是為了彰顯沒有達到父母心中的理想標準,然後因為畏懼棍子而無法單純「快樂學習」也是很多現代孩子的通病,考試是為了獲得獎勵、不要被打罵,重點已經不再是檢討自己學習過程哪個環節有問題。

  習慣有安親老師督促完成課業的孩子只要上了國中,沒有安親班了,一定會體會到極大程度的落差,課業加重是其一,每天補習完回到家寫完功課都幾百點了,成績不是一落千丈就是馬馬虎虎。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學校考試都名列前茅的,常常是不補習、不安親的孩子,他們就是平常有養成好習慣,會自動自發處理自己該做的事、該讀的書,這樣的孩子自信心也較容易培養,也比較清楚自己的特質,不然你以為以後寫自傳的特質要怎麼描述,從小就要開始訓練孩子發現自己,懂得自己的長處,而那些被外力盯出來的成績都不是自己具備的能力,但又有多少浮浮沉沉的家長懂得這道理?成績出來如果不理想,還是習慣性先指責這些多出很多附加價值的安親老師,而這都是從國小就根深蒂固的觀念,也莫怪這樣的教育體制下,養出很多不負責任的社會版頭條。一步錯,步步錯,沒有人應該背負另一個人的人生,是人都該自己養成責任感,把自己照顧好只是最基本的單位而已,連自己這個最小單位都顧不好,還想成大業做大事?夢周公還比較切實際一點!

  我不會說「應該像個母親、像個父親、像個學生、像個老師」這種隨意貼標籤的話,很多事都是需要透過一步步跌跌撞撞的過程,才能學會,成為自己身上的能力,從來就沒有一蹴可及的事情,但對於輕鬆把自己的責任,堆積到他人肩上的很多人,在我的立場不能明說只能吐在這裡,只是我這小小小小吶喊,還是希望能夠傳給很多需要在頭上敲一棒的人那裡。

  如果孩子在你身上學到,他自己考不好爸媽會怪老師,反之考好就會有物質獎勵,那就會養出更多千錯萬錯都是They的錯的大人,以及不懂得謙虛、狂妄自大眼睛長在頭頂的大人,要懂得必須時時刻刻精進自己,曉得謙虛以對才是真正會進化、會思考、會感恩的人!要當人生的大贏家,不是只有紙上談兵的分數蓋棺論定而已,有太多太多是挫折中孕育的個人特質,那些才是真金不怕火煉,能在處理人生重大難題時可以迎刃而解的不二法門。

留言

  1. 謝謝妳不是解釋為,我們不負責任放牛吃草,手下留情。寬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阿

      父母跟孩子本來就應該是一起成長的
      太欣賞這樣的爸媽了!!!

      Mom~ love you~~~

      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