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ing/words/p
我曾經是一個會用書信去「曉以大義」父母的小屁孩,那時用自以為擅長的文字教訓爸媽,還覺得彷彿完成什麼人生大事,因為玩弄文字佔上風而覺得洋洋得意。
現在看來,我不後悔那一封封書信的形成,畢竟那是塑造我現在辯論能力的其中一環,但我有點不那麼確定跟自己父母爭一口氣,是否有其必要性?
他們別無所求,連我的成績都完全放任自由(記得有6分以及比6分低的0分數學考卷......),從來沒有一句責罵。從小到大,他們只是不厭其煩地叮嚀我和 i 三件事情:吃健康點、穿暖一點、早一點睡,噢!或許拿到駕照後多一件事:開慢一點!
他們要的不多,就只是我們平安而已。
在我們還童言童語的時候,哭了找媽媽,被欺負就想找爸爸出面,那個最天真的時期,父母是我們的全部。漸漸地,我們長大,他們老了。我們獨立了,他們停在原地等待,等著我們回來,一起吃頓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兩句。
慢慢地,我們學會處理很多事情,從爬行、走路、奔跑、吃飯、騎腳踏車、過馬路、買東西,甚至離家讀書、出社會工作、拿到駕照......面對挫折、與失敗共處,並一次又一次練習跌倒後如何起身,而這些,有很多是他們陪著我們一起完成的。不管到了幾歲,在他們眼裡,我們始終是個孩子,佔據生命許多份量的存在。
我們雖然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卻因為互相需要而建立起穩定的關係。在我們成長的時候,他們緊緊牽著我們的手,陪著我們長大。那份被需要的感受,是聯繫彼此的樞紐,如果你(妳)的他們還健在,不妨試著偶爾依賴他們一點點,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有被需要的能力,真的偶爾就好,讓這一點點需要成為他們存在的必要,而不是只想著:「阿......孩子大了,我已經不中用了阿?」
怎麼會呢?親愛的爸、媽,你(妳)永遠是牽著我們,陪伴我們成長的那雙手呀!
follow us on FB : as pi Lin
留言
張貼留言